雾都重庆的夏夜,奥体中心的呐喊声似江水奔涌。2017年,一支以蓝白为铠的球队——重庆当代力帆,在中超赛场上演了平民的史诗。他们以36分稳居联赛第十,却用“巨人杀手”的姿态击退豪门,更以13项公益活动将足球的温度渗入城市肌理。这支刚经历股权更迭的队伍(武汉当代集团收购90%股份),在竞技与人文的双重赛场上,诠释了何为“雄起”的真谛。
2017年1月5日,重庆足球迎来转折点。力帆时代落下帷幕,武汉当代集团入主并更名为“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”。这支扎根山城23年的球队,其血脉可追溯至1994年诞生的重庆首支职业队渝海,历经红岩前卫寰岛的更迭,更承载着2000年足协杯冠军的荣耀记忆。新东家带来的不仅是资本,更有对传统的尊重:魏新吴庆等本土旗帜人物仍在阵中,俱乐部宣言“命脉相随,血肉相连”,昭示着与城市的共生信念。
变革中的球队展现出惊人韧性。主帅张外龙延续“防守反击”哲学,4-2-3-1阵型成为标配。尽管赛季初被预测为保级队,他们却以8胜9平12负的战绩提前上岸。更令人称道的是“豪门克星”本色:2-1逆转江苏苏宁1-0绝杀北京国安1-1逼平上海上港。这些胜利不仅关乎积分,更是一种精神宣言——平民球队亦能撼动金元巨兽。
数据揭示重庆队的独特竞争力。30轮联赛中,他们控球率常处于劣势(如对阵富力时仅51%),却凭借高效反击制造杀机。前锋“小摩托”费尔南迪尼奥与卡尔德奇组成的锋线,屡次利用速度撕破防线;中场核心彭欣力与老将吴庆的调度,成为攻防转换的枢纽。团队协作弥补了球星个体的不足:全队共37粒进球,虽仅列联赛中游,但关键战分布均衡。
“渝魂”精神在逆境中灼灼生辉。赛季末段球队遭遇四连败,但第28轮主场对阵天津亿利,在保级压力下仍以2-1取胜。球迷看台上的巨幅TIFO与震天战鼓,成为球员的“第十二人”。队长吴庆在消防公益宣传片中坦言:“这座城市教会我们,倒下也要抓一把沙起身。” 这种硬朗气质,正是重庆足球从甲A时代延续至今的基因。
当代力帆的2017年远不止于竞技场。俱乐部全年发起13项公益活动,构建起“足球+社会责任”的创新模式。最具温度的是“校园直通车”:球员走进和济小学莲光小学担任“一日教练”,捐赠150个足球;特殊教育中心的视障儿童受邀观赛,在教练解说中“聆听”绿茵激情;中场射门活动让110名中小学生踏上奥体草皮,在万人欢呼中完成人生首次射门。
国际球星伊涅斯塔的到访则将公益推向高潮。6月13日,“挑战20爱重庆”公益赛上,他与重庆青训球员互动,传递足球梦想。俱乐部同步发起三江源保护倡议,将环保理念融入体育精神。这些行动印证了管理层宣言:“我们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,它的名字代表着我们的意志。”
在“金元足球”肆虐的中超,重庆队的运营策略堪称理性模板。外援选择注重性价比:扎哈维(富力)以87球闪耀射手榜时,重庆的费尔南迪尼奥等外援用团队价值平衡了火力差距。本土球员培养更成关键:南松作为U23新星出任禁毒大使,陈雷刘宇等老将构筑后防铁闸,形成“老带新”的可持续架构。
富易堂官网独特的球迷文化是另一核心竞争力。“雄起”口号响彻奥体,俱乐部全年举办三次开放日:球迷参观基地小记者对话球员夏令营少年与梯队竞技。这种亲密互动塑造了归属感——正如远征客场的重庆球迷横幅所书:“输赢也同路。” 当赛季落幕时,球队虽未夺冠,但“渝魂”已注入城市血脉。
2017年的重庆当代力帆,以联赛第10名的战绩书写了平民球队的尊严。他们用反击战术击碎豪门神话,用公益行动编织社会纽带,更用“雄起”精神定义城市骄傲。这支队伍证明:足球的价值不仅在于冠军奖杯,更在于它如何成为一座城市的呼吸与心跳。
未来重庆足球的发展,仍需扎根于此:深化青训体系以延续本土血脉(如魏新吴庆的传承),创新社区互动强化情感联结,并在资本与情怀间寻求平衡。当足球真正成为“人民的史诗”,山城的绿焰便永不熄灭——因为那里燃烧的,是三千多万人的热爱与信仰。